美國商務部陷入混亂,出口許可停擺

美國商務部陷入混亂,出口許可停擺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商務部近日因出口許可大幅積壓,導致包括全球半導體龍頭輝達(Nvidia)在內的數千份出口申請長期無法審批,重創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引發產業界強烈關注。知情人士指出,這次積壓規模是過去三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商務部轄下的工業與安全局(BIS)自今年2月起,多次針對新的出口許可申請下達暫停審查指令,導致審查作業陷入癱瘓。雖然2月底對部分友邦恢復了部分審查,但3月又因政府官員要求重啟全面審查,再度凍結審理進度。熟悉情況的官員坦言,工業與安全局的指標性審批流程目前「幾乎停擺」。

人事流失與決策延宕使情勢雪上加霜。拜登政府時期負責制定出口控制政策的多名高階人員已經離職,使得現有官員人力吃緊、審查速度嚴重受阻。

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輝達針對中國市場設計的H20 AI晶片出口案。該晶片雖符合早前的技術限制,但4月仍遭美方禁止出口,導致輝達必須認列高達55億美元的庫存損失,未來營收前景也受到重大影響。儘管商務部長霍華德·路特尼克(Howard Lutnick)7月曾公開表示將恢復輝達H20晶片的出口許可,但至今未有進展,中國字節跳動與騰訊等大企業的訂單均無法執行。

產業界人士透露,不僅限於AI晶片,各行各業的出口商幾乎都受影響。出口合規顧問Beth Pride表示:「美國公司的競爭力正在被削弱,就業機會也受到威脅。」部分工程師甚至因無法取得相關許可而面臨失業危機。

外界批評,特朗普政府過度強調國安考量,卻使出口審查流程缺乏透明與效率,引發共和黨內反對對華技術出口的鷹派及要求流程公開的民主黨人同時不滿。美國是否能在維護國家安全與鞏固經濟利益之間取得平衡,成為本次出口許可危機的最大考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